01 2025-07

关于举办2025年西北师范大学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的通知

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办、国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精神,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广泛调动师生开展优秀科普作...

23 2025-06

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甘肃省推报项目公示

按照《关于举办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及《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规定,根据省赛结果,由我校王瑞、丁黎军指导,舒俊杰、宋沅航、王平、张桐珲...

20 2025-06

关于2025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报名通知

2025年9月第76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网上报名定于2025年6月26日开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报名与考试时间(一)报名时间2025年6月26日9︰00—2025年7月16日24︰00。从本次考试起,新增一级人工智能与大模...

06 2025-06

关于组织申报甘肃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做好甘肃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的通知》(甘宣明电〔2025〕29号)要求,现将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我国首款超长寿命碳-14核电池(烛龙一号)研制成功

3月9日,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北师范大学在江苏省江阴市共同召开碳-14(C-14)核电池重大技术突破发布会,发布了国内首款C-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这标志着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全进出席发布会并致辞,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刚博士主持会议;西北师大科学研究院、工学院及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会上,西北师范大学和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并介绍“烛龙一号”C-14核电池原型机的研发过程、性能指标和未来产品市场化的前景。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C-14核电池、C-14同位素电磁分离、C-14核辐射探测器以及C-13快速检测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与产品研发,打造行业领先的技术和产品。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全进在致辞中表示,该碳-14核电池原型机不仅是国际上首款以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及高比活度C-14为基础的高功率核电池,更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续航能力跨越百年,为极地探测、深海装备、航空航天等极端环境提供全天候能源支撑;二是自主创新打破垄断,从核心材料研发到换能器件制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2025-03-13

校长王占仁到生命科学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4月29日,校长、党委副书记王占仁对生命科学学院进行专题调研。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系所中心负责人、学科组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生命科学学院负责人对学院的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相关情况进行了汇报。与会教师代表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围绕学院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讨论。 王占仁对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短期发展目标规划做安排部署。他表示,生命科学学院要主动作为、积极进取,走好面向社会需求的开放之路、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和基于平台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水平,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应有之力。

2024-04-30

西北师大韩高年教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近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名单公布,西北师大文学院韩高年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早期书写与商周秦汉文学关系史”(22ZD260)获准立项。 该项目涉及的“早期书写”约指公元2世纪以前的“书写活动”与“书写文本”,主要由考古发现的图像文本、甲骨卜辞、铜器铭文、简帛、石刻文本和流传至今的经典性传世文本构成。课题所谓“商周秦汉文学”,既包括商周秦汉时代的文学文本,也包括载录或包含于上述文本中的商以前的神话传说、歌谣、语体文本及书写文本。课题所谓“关系”是指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包括篇章、卷、集(书)三个层次,转写、抄撮、包含、互补、异文、异本等表现形式;所谓“关系史”,是指“早期书写”与“商周秦汉文学”之间动态关系的演变历史,包括“出土早期书写文本”与“传世商周秦汉文学经典文本”之间的关系史,“早期书写”“出土早期书写文本”各类型之间的关系史。 随着考古学的不断推进,大量早期书写文献得以重见天日,使传统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进入了新的时期,早期书写也成为商周秦汉文学的一个重要视角。目前学术界关于早期书写与商周秦汉文学的研究涉及到写本研究、经典神话研究、文章文体的研究、经典的生成研究等多个

2023-03-23

西北师大权正军团队首次实现了光催化条件下的室温反硫化聚合

近日,西北师大化学化工学院权正军教授和王喜存教授团队联合华东理工大学龚学庆教授团队、利物浦大学化学系吴晓锋研究员、Tom Hasell团队和Andy Cooper院士团队,首次实现了光催化条件下的室温反硫化聚合。该研究成果以“Photo-Induced Inverse Vulcanization” 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hemistry (DOI: 10.1038/s41557-022-01049-1) 上。 该研究团队在之前催化反硫化反应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反硫化苛刻的高温条件及所产生的一系列副反应,首次实现了光促进室温反硫化技术。该方法的亮点:Ⅰ)非常温和的温度条件 (18-20 °C);Ⅱ)拓宽了交联剂的范围,将低沸点烯烃、炔烃以及更便宜和丰富的气体交联剂纳入到反应体系中;Ⅲ)省去了固化步骤,缩短了反应时间;Ⅳ)避免了有毒的 H2S 气体副产物的生成,反应过程更加绿色环保;Ⅴ)大多数情况下无需额外添加助催化剂;Ⅵ)无自膨胀效应,实验过程更加安全可控。 JaclynDunn和CourtneyL.Jenkins等在Nature Synthesis发文高度评价了该工

2023-03-23
matrix

科普链接